智联协同能力跃升,荣耀正式发布平板V8 Pro及荣耀80 GT******
12月26日,荣耀举行全场景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搭载MagicOS 7.0操作系统的荣耀平板V8 Pro及荣耀80 GT。据介绍,荣耀平板V8 Pro具有六大行业首发亮点,以软硬协同理念打造“超级工作台”;荣耀80 GT作为数字系列性能代表,以“超帧双芯”带来旗舰级游戏体验。二者均采用最新的MagicOS 7.0操作系统,通过平台级的AI能力实现平板生产力体验和手机性能释放的全新突破。
作为荣耀平板旗舰产品,荣耀平板V8 Pro集六大行业首发亮相:它是首款搭载MagicOS 7.0操作系统、首款超清IMAX Enhanced巨屏认证、首款支持144Hz自适应高刷屏幕、首款2.5K类自然光护眼屏、首款天玑8100超能芯、首款拥有荣耀超级笔记功能的平板电脑。
同时,依托MagicRing信任环技术,荣耀平板V8 Pro可以与手机、PC等荣耀生态下的终端相互连接,无需碰一碰、扫一扫,只需打开WIFI和蓝牙就能自动完成互联组网,实现软件和硬件的互相调用。而通过该技术,荣耀还能提供键鼠共享、通知共享、通话共享以及应用接续等智慧服务。比如通过键鼠共享,可以在平板、手机、PC上随意拖拽图片与文件,还可以用笔记本的键盘在平板电脑上进行文字编辑,大大提升了办公效率。
另一方面,荣耀80 GT采用 “超帧双芯”的电竞级配置,除了搭载高通骁龙8+旗舰芯片,还搭载一颗超帧独显芯片,支持MEMC功能和实时HDR画面优化能力。相比单芯片,超帧双芯让荣耀80 GT游戏帧率最高提升100%,游戏功耗最高下降25%。
荣耀80 GT在追求极致性能的同时,用科技想象力重构手机的散热架构,解决手机“厚度每减薄1mm,散热能力下降约9%”的行业难题。冰封冷驱散热系统,总面积达到34254mm²,几乎覆盖手机中100%的发热源,即使长时间的超高帧游戏也能提供理想的温度控制。
据介绍,MagicOS 7.0系统还为荣耀80 GT带来智慧体验上的全新突破,包括荣耀笔记、YOYO建议、Magic文本、智慧互联、安全防护等在内的功能应用,可以提供人性化、智慧化的场景生活服务、跨设备智能协同以及办公学习体验。
发布会上还推出了荣耀手环7、荣耀智能体脂秤3以及荣耀亲选多款产品,再次拓展了荣耀全场景生态的能力边界,带给用户更多智慧化体验。(雷渺鑫)
公司员工年会醉酒身亡 法院判令死者担责95%******
□ 本报记者 章宁旦
□ 本报通讯员 黄彩华
春节将至,又到了人们聚餐喝酒较多的时节,但欢乐的同时也要防止乐极生悲。近日,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通报一起因年底聚餐醉酒引发的猝死索赔案。法院认定醉酒猝死者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自行担责95%,聚餐组织者担责5%,其他同桌人已尽一般社交安全义务,无需担责。
酒后猝死:员工家属索赔逾百万元
20多岁的吴某是深圳某公司员工,被派驻公司关联企业东莞某公司。2021年2月2日18时许,吴某和几个同事一起,在东莞某公司食堂参加年会聚餐。同桌就餐人员有何某某等6人,其间吴某喝了酒。当天20时许,吴某由同桌两人搀扶,该公司负责人跟随其后,送往公司宿舍楼休息,给其两瓶矿泉水后离开。
吴某室友称,吴某当晚两次呕吐,他都帮忙清理了。次日上午,东莞某公司负责人带牛奶鸡蛋到宿舍探视,询问吴某是否喝多。吴某苏醒,但摆手表示不想吃东西。当天13时,室友回到宿舍,吴某听到动静后起床。室友询问吴某是否严重,吴某没有回答,看了看自己的被子、枕头、衣服说“怎么这样”,就进了洗手间。室友随即离开宿舍上班。18时许,室友下班发现吴某晕倒在宿舍洗手间,便呼喊同事救助,并拨打120。急救人员赶到,吴某已无心跳。室友随后报警。
2021年7月,吴某家属向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状告深圳某公司、东莞某公司以及跟吴某同桌用餐的6人,认为对方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索赔共计111万多元。
法院判决:聚餐组织者承担5%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本案关键在于吴某的死亡应由谁承担责任。
关于吴某死因,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显示死因为心源性猝死,由于未进行尸检,也没有检测血液中的酒精浓度,现已无法通过医疗检验手段确定。根据聚餐当晚与吴某同桌的两人在公安机关的陈述,吴某聚餐时喝了酒,结合吴某在聚餐后需要同桌两人搀扶回宿舍,以及回到宿舍后两次呕吐的情况可以推定,吴某死亡前存在醉酒情况。加上吴某对室友的问话未正常回应,无法正常上班,饮酒第二天即死亡,由此可推定,吴某死亡与饮酒有关。
关于责任承担,吴某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对饮酒可能造成的危险后果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其对死亡结果承担主要责任。东莞某公司是聚餐组织者,提供了白酒、红酒、啤酒,在吴某饮酒后两次呕吐、次日无法正常上班的情况下未及时将其送医治疗,应对吴某的死亡承担一定责任。深圳某公司未组织和参与聚餐,吴某作为深圳某公司员工参与聚餐,并不属于工作任务,人社部门亦认定吴某的死亡不属于工伤,故深圳某公司无需承担责任。吴某家属未能举证证明聚餐他人存在恶意劝酒行为,餐桌上正常共同饮酒不构成侵权,因而不能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故同桌者没有法定救助义务。聚餐结束后,同桌两人将吴某搀扶回宿舍,另一人跟随其后,并为吴某准备矿泉水,结合没有证据证明当时存在其他异常情况,法院认定同桌者已尽到安全注意义务,没有过错。吴某家属要求同桌者对吴某死亡应当有预见性以及承担相应义务,明显超出一般社交应尽注意义务的边界,法院不予支持。
综上,根据各方过错,法院酌定吴某自行承担95%责任,东莞某公司承担5%责任,其他被告无需担责。
吴某家属不服,提出上诉。近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不能无限扩大同桌责任
承办本案审判的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法官方淑敏称,同桌吃饭一起喝酒,是社会常见现象。聚餐中,喝酒者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自身喝酒可能产生的后果承担最大责任。如果喝酒者酒后发生意外,组织者和同桌者存在强迫性劝酒行为、明知喝酒者不能喝酒仍劝其喝酒、喝酒者失去自控能力但同桌者未安全护送、明知喝酒者酒后驾车未劝阻等情况,同桌者则需承担法律责任。但如果组织者和同桌者已尽了正常安全注意义务,则不能将其责任义务无限扩大理解,否则就会人人自危,影响正常社会交往。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